在東亞,房價「居高不下」令人「望而卻步」的國家從來不只中國一個。
例如韓國首爾,其房價之高一度令人咋舌。 2021年,首爾市中心公寓價格就已經達到每平米2.2萬美元,僅次於中國香港和紐約,排名全球第三,在疫情期間甚至還能維持5%的價格漲幅。
然而,這份光鮮亮麗的價格表卻在今年被打破了。除了房價的全面下跌外,一至四月期間近一千家房地產企業先後宣告破產,並快速波及普通人的生活。
2023年4月,一個叫樸熙順的韓國女生決定赴死。壓垮她的最後的一根稻草,是6萬韓元的水費催繳單,折合人民幣338元。
在此之前,她曾是韓國最年輕的亞運田徑選手,在職業生涯的後期,她花費9000萬韓元在仁川租下一套公寓,決心開啟自己的新生,而攜款潛逃的全租房主打破了她對生命的希望。
一、韓國房市特產:“全租房”
儘管在中國本土的文化脈絡之下,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十分重要,但這樣的文化觀念在韓國卻並不絕對適用。對韓國的居民而言,租房遠比買房更合適,而這則源自於韓國市場的特殊的製度——全租房。
在今天,所謂的全租房,就是以「保證金」換取「使用權」。具體來說,就是指房客一次性交給房東房價全額50%以上的押金後,就可以「免費」獲得房子的使用權,除日常生活開銷外,不再支付租金,待租期結束後,就可以拿回當初交付的全額押金。
這相當於一場誇大成本也放大優惠的「月租」政策。顯然,長租總比短租的租金更低廉,一次性交付的房租總是比月付房租更容易得到優惠——只是在韓國,一次性交付的房租會更多(房價全款的50%~ 80%),一次得到的優惠也更大(免房租租兩年左右)。
那麼既然都要一次性進行大額支出,為什麼這些租客不乾脆嘗試直接買房子呢?
事實上,為了避免過度炒房,韓國銀行限制了購屋貸款的要求和名額,這使得大多數韓國人既無法一次性交付高昂的購房款,也難以透過貸款的方式獲得自己的房產——當然,高昂的貸款利息也是他們選擇放棄買房的一大原因。
同時,有關全租房的押金貸款業務卻十分火熱,銀行提供給全租房住戶的超低利率貸款一度僅有1%,變相推動了缺乏本金的租客邁向全租房的市場。
由於不必額外支付房租,在全租房模式下,租客交付的押金就更像是寄存在房東手中的、沒有利息的定期存款,租客則只需要支付給銀行貸款利息,在銀行利率不高的情況下,以利息代房租顯然是比「月租」更划算的買賣。
而對於精於打算的房東來說,一次性收繳的高昂押金則是最好的投資本金——比如說,再購置一套新的房產,然後繼續出租給願意繳納押金的新租客,循環往復,在泡沫中形成自己的「房產帝國」。事實上,在「出租舊房換新房」的模式下,韓國的房東中手握上百套房產的人比比皆是。
正因如此,「全租房」雖是租屋制度,實際上卻與房地產購屋市場息息相關。
二、全租房:居住問題解決之道
從歷史上看,韓國的全租房制度源自於土地的「典當制度」。由於農民不願意直接出售土地,因而在需要錢的時候,農民更傾向於「典當」自己土地的使用權,即轉讓土地的使用權以獲取金錢,等期滿後再退還金錢並重新獲得土地的使用權。隨著經濟的發展,交易對象逐漸從土地擴展到房屋。
儘管全租房在出現之處更像是一種居民之間的互助活動,但對於政府而言,全租房的推廣有助於解決城市住宅問題,是解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住宅需求問題的重要舉措之一。
二戰期間,韓國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,導致城市住房供應不足。在購買房產困難的情況下,形成了以古董等貴重物品抵押以獲取居住權益的出租模式——賣掉農村房屋渴望來城市發展卻又買不起城市房產的農戶,和擁有城市房產卻資金緊張的城市群體,一拍即合,有效緩解了城市人口增加與城市住房的矛盾。
而隨著戰後重建和城鎮化的推進,住房問題再次出現,由於全租房的租房模式不僅能一次性收取租金避免風險,還能夠快速籌措資金,成為房屋主人的首選租賃方式。
進入現代化發展階段後,城市住房問題的解決策略顯得固化而單一:鼓勵購買自住房,建立穩定的租住市場或提供足夠數量的政府保障性住宅。顯然,大城市總是人滿為患,房價也總是居高不下,而強迫政府一次性的大規模支出又顯得過於理想化,穩定的租住市場成為不二之選。
如前文所說,全租屋模式適應了出租雙方模式需求,因而具備良好的「民間基礎」。對政府而言,全租房的推行不僅有利於解決城市居住問題,還有利於削減房地產市場的熱度,從而抑制房價的不斷攀升——當租房優勢明顯,一些踮著腳尖買房的人就不再投身其中,透過轉變供銷關係抑制地產的「投機炒作之風」。
三、壓垮駱駝的稻草
然而,全租屋並非全無風險,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過度豐盈的房產「泡沫」。譬如今日韓國房產市場所面臨的降價風暴,而在這場風暴中,許多人都認為全租屋制度應為此負責。
為什麼呢?
像我們前面分析的那樣,全租房一端連結著租戶與房東,一端連結銀行——在整個購房和出租的過程中,無論是房東還是租戶,都需要向銀行貸款實現購房和租房的活動,也就是說,全租房的運作和維持,一方面依賴不斷升值的房產,另一方面依賴偏低的銀行利率。
然而事實是,隨著聯準會升息,具備投資能力的「商人」們就更傾向於兌換美元趕上資產升值的直通車,而韓國政府就不得不提高銀行利率以避免這部分的資金外流。但是,為了避免虧損,銀行的借貸利率往往與儲存利率同高同低,這就自然造成了借貸利率的水漲船高。
首先受到影響的是租客,銀行利率提升意味著用於支付保證金的貸款利息上升,當要交還的利息甚至有可能超過月租金的時候,更多的人就會選擇提前退租,收回保證金並償還銀行貸款。
由於房產是透過房東向銀行借貸取得的,因此,面對短期內大批量的退租行為,房東只能選擇拋售房產以獲取資金償還保證金,房價就面臨進一步的下跌。
顯然,由於房產價值縮水,房東既無法按時,也無法足額償還保證金,作為弱勢群體的租客,不僅面臨無家可歸的境地(房子被房東拍賣或被銀行收回),還要面臨高昂的銀行貸款(向銀行借貸的高額保證金),全租房也在雙重槓桿的加持下,成為了壓垮普通人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在韓國仁川,二月至四月,兩名男子留下遺書,先後告別了全世界。而這兩名男子,和朴熙順租的是同一位「仁川房產大王」的房子。
有句話說,時代的一粒沙,落在一般人的身上就變成了一座山。也許在時代的車輪下,大多數普通人都只是一粒塵埃吧。